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
芬蘭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雖然是免費教育,但目前國民義務教育仍維持九年的基本教育,幼兒從三歲到五歲都有權利申請居住地鄰近幼稚園就讀,除了足六歲的學前教育班免費,三到五歲階段並非正式教育,必須依據家庭薪資所得高低繳交最低十八歐元到最高兩百歐元不等的幼稚園月費,所得愈高的家長要付愈多月費,相對地,低收入家庭,則負擔較少月費。
這樣的繳費概念說明芬蘭的社會福利制度,主要是藉由高經濟收入群來扶持低經濟弱勢群,並非台灣人過度浪漫化的免費福利。幼稚園只有採「玩樂中學習」的啟發方式,沒有任何學科型態教學,所有玩樂單元都是由幼 童跟 老師共同決定。
摘自【芬蘭教育世界第一的祕密】(2008.01.25出刊) 文/張家倩
幼兒教育,輕鬆學、快樂讀
二○○五年,我到赫爾辛基市的海叉公立幼稚園實習,這個幼稚園座落的社區逐年增加來自蘇俄、愛沙泥亞與索馬利亞的新移民,幼稚園的新移民子女人數跟著增加,因此有專門教移民小孩芬蘭語的特別師資,教室牆上貼了很多圖片式語言,讓尚不懂芬語的幼童知道每天日常性活動,避免小孩語言障礙所造成的不安。
當時,幼稚園剛好透過勞工局就業輔導轉介來了兩個新移民職訓生,幼稚園園長蒂娜‧宜娃果很高興多了兩個會講蘇俄語與索馬利亞語的助手。她說,移民子女進入幼稚園接觸完全芬蘭語的新環境,學習使用芬蘭語的同時,幼稚園老師卻有責任提醒家長在家裡一定要持續用母語教導小孩,芬蘭政府鼓勵移民族群積極學習芬蘭語以融入芬蘭社會,同時也全力支持移民族群保存母語,家長不但是小孩母語的教育者,更是自己文化的傳承者。
此外,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每天固定戶外遊戲時間。不管是夏天烈日、秋天風雨與冬天冰雪,所有小朋友穿上適當衣物,照樣玩得不亦樂乎。我很好奇地問園長,據說只有零下三十度,學校機構才停止小朋友的戶外遊戲時間,園長告訴我,法律並沒有明確指出什麼樣的氣候不適合小孩戶外活動,她服務於海叉幼稚園將近三十年,從沒有經歷過停止小孩戶外遊戲的氣候,倒是曾經有小孩不願意穿上適當保暖衣物,而被禁止到戶外遊戲場。
當園長問我台灣幼稚園跟芬蘭的有什麼不一樣時,從她臉上驚訝表情,我也明白台灣小孩學習之旅開始得有多早、多辛苦。
儘管芬蘭是雙語國家(芬蘭語、瑞典語),別說學什麼英語,瑞典語幼稚園不學芬蘭語,芬蘭語幼稚園也不學瑞典語。反觀台灣人如此瘋狂學英語,甚至許多幼稚園標榜英語教學,中文才是台灣各級學校的唯一教育語言,國語能力基礎沒打好,連帶影響往後所有學習,這樣簡單的道理在芬蘭幼稚園裡也看到了。
公平與耐心
之前,我擔任過幾次台灣教育人士自費到芬蘭參訪學校的隨團翻譯,發覺不少參訪者難掩心中的失望,甚至有幾位前輩忍不住說,幾天下來他們非但感受不到那本暢銷書裡所描述的「芬蘭驚豔」,甚至覺得台灣學校的設備跟教學方式還更多樣。芬蘭的國民教育是社會正義的實踐,這樣的特色不是眼睛看得到的,只能靠理解與認同。國民義務教育一年級到九年級,為了確保每個學童都有獲得國民基本知識的公平教育機會,教育資源大量投注於學習落後的弱勢學子,而不是錦上添花嘉勉優勢學子。
芬蘭夫婿告訴我,二十六年前他就是其中一個需要額外教育資源的小孩。國小三年級時,他還未能正確辨識芬蘭語字母,閱讀能力明顯落後,因此,母語課時間被安排到有助教的特別輔導小組,藉由可調整速度的自動翻頁機慢慢練習朗讀,幫助他提升到基本程度。
我很詫異地問他,芬蘭語字母也不過二十九個字,都國小三年級了還分不清楚,不就被老師使臉色、被同學取笑?他說,非但沒人嘲笑過他的困難,老師還花更多時間在他身上,同學知道他學得慢,很習慣等。老師沒特別嚴厲也沒更溫柔,除了耐心還是耐心,他的父母甚至還鼓勵他慢慢學不要急。
「學得比別人慢又怎樣?高中畢業的國家資格測驗,芬蘭語學科測驗我還拿到最高等級,」他自信地說。他反問我,如果台灣小學有個來自平凡家庭的國小三年級學童,仍不會注音符號,這樣的小孩會有他二十六年前就擁有的公平學習機會嗎?
無獨有偶,前幾年回台灣抒解鄉愁,聽到堂姊為了不讓自己的小孩被老師冷眼對待,寧願花更多錢送小女兒上私立幼稚園打好基礎。
當時,她拚了命幫大女兒爭取到就讀公立幼稚園,希望小孩快樂學習,大女兒進入國小後,只因沒有注音符號的基礎而跟不上,就 常被 老師責罵為笨小孩,她試圖跟老師溝通,卻被影射成低教育程度家長無能輔導小孩,最後只好花更多錢送小孩上安親班。
在芬蘭,學習慢的小孩是獲得更多幫助的小孩,在台灣,跟不上的小孩卻被歸為笨小孩。
除了實質的教育支援,教師與家長的耐心,也是芬蘭的教育特色之一。「耐心」這麼平凡的教導方式,卻是台灣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中嚴重缺乏的。幾年前,芬蘭報紙一篇「鉛筆可以等」的文章讓我印象深刻,內容描述土庫市國民學校的母語教學經驗,筆還拿不穩的一年級新生,鉛筆放一旁,不用急著學寫字,敲敲打打電腦鍵盤的字母,學習認識字母更重要。
教育生活、生活教育
芬蘭沒有明星學校或超級名師。所有學校班級依法不能有公開性排名或競爭性的評鑑,學生考試後沒有第一名與最後一名的比較,自然沒有所謂的聰明與平庸,每個學童都是值得培育的未來納稅人。
雖然每個學校都是一樣好,在家長與學童心目中,離家最近的學校才是最好的。國民學校提供免費午餐有六十多年歷史,學校午餐必須提供的學童每日膳食營養素的三分之一攝取量,學校依法額外提供學童因身體不適(乳糖不耐症、相關過敏症等等)或宗教信仰(穆斯林教)的特殊飲食需求。此外,學生的課本、文具用品以及各學科所需材料(顏料、毛線、布料、烹飪食材、木工原料等等)皆由學校免費提供。
學年結束時,除了隨堂練習簿不回收,學生必須歸還課本,學生使用的是歷屆回收的舊課本,一本課本平均可使用二到四年。雖然沒有法規限制學校購買課本,大部分學校基於有效運用教育經費原則,回收教科書的教育風氣約三十年之久,芬蘭教育免費,依然要講究資源不浪費。
芬蘭約半世紀前就是個零體罰的民主社會。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體罰是絕對違法的。雖然國民學校的學習環境可謂兒童的天堂,還是有少數不按時做功課或行為偏差的學童,當 班級 老師口頭勸導無效後,便轉交由校長勸導。學校最常見的處罰方式為放學後留在教室罰坐,反省自己不當行為或補寫功課,如果有學生行為危急其他學童安全或嚴重影響教學,則可面臨最長三個月的停學處分。
二○○三年,我在萬達市的河岸國民學校實習,那是一間只提供特殊教育的學校,有次我在緊鄰校長辦公室的會議廳幫忙文書處理,無意聽到校長勞諾‧拉柯首對著哭哭啼啼的學生說:「這裡是國民學校不是幼稚園,要上國民學校就要學習,你回去好好想一想,明天再來告訴我,你是要留在這裡繼續學習,還是要回去幼稚園玩?」沒有溫情柔性言語,更沒有威權恫嚇,除了理性勸導,還要給小孩時間空間思考。
芬蘭不是個沒有聯考的國家
二○○四年,我到住家附近的原野國民學校實習。在家政課上,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先生並不是特別優秀的新好男人,是家政課讓芬蘭男人打理家事跟女人一樣行。
家政課除了培養生活起居能力,還扮演文化傳承的重要功能,每逢重要節慶,例如,滑雪節、復活節、聖誕節等等來臨前,家政課一定教該節慶的傳統食物,儘管超市買得到現成的,甚至學校食堂也會應景提供簡單的傳統食物,學生還是得學習實際做一次。
萊亞‧瑪替凱年老師邀請我在家政課上介紹幾樣台灣節慶的傳統食物,我給他們看了中秋節月餅與端午節粽子的照片,也講了嫦娥奔月與屈原投江的故事,不過我實在汗顏,講不出台灣國民基本教育階段的家政課是多麼不被重視的事實。
芬蘭不是個沒有聯考的國家。普通高中畢業生必須參加國家資格測驗,根據該測驗成績申請大學或技術學院各系的入學考試資格,審核通過後,再參加各系舉辦的筆試與口試,如此嚴格篩選過程,重考兩三年實在不足為奇。
公民納稅打造的福利社會
雖然坊間有專攻醫學院的補習班,整體而言,芬蘭幾乎沒有補習風氣。一位台灣籍媽媽說她女兒上高中後,她才知道芬蘭也有升學壓力,只不過是高中階段才開始,台灣高中生下課後緊接著上補習班,芬蘭高中生下課後忙著跑圖書館找資料做報告。芬蘭國民義務教育階段是為每個學童的公平教育機會把關,中等教育階段提供學生適性發展。
職業無貴賤是芬蘭社會的真實寫照。福利國家靠的是納稅的大公民,芬蘭國民基本教育讓每個學童都有成為納稅大公民的公平機會。
----------------------------------------------------------------------------------------------------------------------------------------------------------------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芬蘭在歷史與自然環境等各項條件上,不見得都比得上臺灣,更有許多類似的地方。芬蘭以叢薾小國,開創出如此傲人的成就,看在大家的眼裡,是不是很希望借鏡芬蘭,讓政爭不斷、族群衝突不斷、經濟發展延緩、甚至鎖國的台灣社會,有所反省與醒思呢?
『走進世界,看見臺灣』,如果只是關起門,永遠也看不見自己的問題。唯有走入世界,像一些歷史和自然環境與台灣類似的國家學習,求取其成功經驗,效法借鏡,或許能夠看見臺灣未來前途的指引。
留言列表